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览
日期:2023/6/28 来源 : 来自本站 浏览量 : 67
Baveno VI标准结合脾脏硬度测量(SSM)≤40 kPa (Baveno VII算法)可以安全地排除高危静脉曲张(HRV)患者,避免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筛查。
2023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国际肝脏大会(ILC 2023)将于2023年6月21-2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金军教授团队在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验证了肝硬化患者Baveno VII算法在豁免EGD监测方面的性能。肝胆相照平台特邀陈金军教授对该研究进行分享。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纳入肝硬化患者进行基线EGD筛查。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对入组的患者进行了第二次EGD监测。肝脏和脾脏瞬态弹性成像是在EGD筛查和监测的一个月内进行。
入组的患者每间隔6-1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记录肝脏相关事件,包括临床显著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明显肝性脑病、HCC发展和死亡。
研究结果
共有715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纳入筛查分析,其中对287名有配对EGD的患者作进一步分析。
第一次EGD筛查时,153例(21.4%)患者有HRV。与Baveno VI标准相比,HRV漏诊率为2.0%(3/153)的Baveno VII算法可以豁免更多的EGD(52.0%vs 32.7%,p<0.001)。
287例有配对EGD的患者中,在基线筛查时有27例为HRV,Baveno VII算法可以豁免61.3%(176/278)的EGD筛查,且不会遗漏HRV(0/27)。
287例患者基线时食管静脉曲张分布如下:无静脉曲张111例(38.7%),低风险静脉曲张149例(1级EV,红色征阴性,51.9%),高风险静脉曲张27例(9.4%)。
在经过中位时间17(12-24)个月的随访,对287例患者进行第二次EGD监测时,发现111例基线无食管静脉曲张(EV)的患者中,35例(31.5%)在监测时进展为低风险静脉曲张。
在149例基线低危静脉曲张患者中,EGD监测时发现19名患者的静脉曲张消失,7例进展为HRV。其余27例基线HRV患者中,3例逆转为低风险静脉曲张,24例仍为HRV。
最终,第二次EGD监测时食管静脉曲张的分布如下:无EV:95例(33.1%),低风险静脉曲张:161例(56.1%),HRV:31例(10.8%)。
在对患者随访进行EGD监测时,最终诊断为HRV的患者有31例。Baveno VII算法豁免了63.8%(183/287)的EGD监测,仅遗漏了一名HRV患者(3.2%,1/31)。
在筛查(61.3%vs 40.8%,p<0.001)和监测(63.8%vs 50.5%,p=0.001)方面,相比于Baveno VI标准,Baveno VII算法可以豁免更多的EGD。在全部715名患者中,经过约33个月的随访,Baveno-VII算法可作为高风险失代偿患者的预测模型(P<0.05)。
研究结论
Baveno VI标准和Baveno VII算法(Baveno VI标准结合SSM≤40 kPa)都可以安全地豁免EGDs的监测。在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与Baveno VI标准相比,Baveno VII算法能够豁免更多不必要的EGDs监测。Baveno VII算法能够安全地排除HRV,HRV漏诊率(漏诊/总漏诊率)<5%,超过一半的EGD在筛查和监测中都得以豁免。同时,Baveno VII算法可被用来预测失代偿风险较高的肝硬化患者。
研究者说
陈金军 教授
在我们的前期研究(2023年初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中,我们通过横断面验证了Baveno VII算法可以安全高效能的排除肝硬化患者中的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通过此项研究,我们进一步纵向验证了,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Baveno VII算法不仅在基线筛查时可以安全高效能的排除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在随访监测中也可以安全高效能的排除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
这为我们在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策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静脉曲张进行长期有效的筛查和监测,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以大大降低医疗成本。
此外,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发现Baveno VII算法可以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失代偿的风险进行分层,通过Baveno VII算法可以将高风险失代偿患者甄别出来,指导临床上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严密管理。
第一作者简介
王海玉
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注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和基础研究。
主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9篇,影响因子累计145,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代表作包括J Hepatol、Liver International、Hepatology International等。
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APASL年度会议上进行oral汇报,并荣获青年研究者奖。
专家简介
陈金军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肝病中心)副主任兼增城分院肝病科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临床上主要负责肝衰竭及复杂肝硬化的管理及脂肪性肝病的诊治。
学术任职: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感染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等。
研究主要关注终末期肝病肝衰竭,包括感染和凝血障碍及门静脉高压等。曾获得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牵头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一项。近5年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并与骆抗先教授共同编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第四版。
整理/肝胆相照平台 审校/陈金军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