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园地
日期:2023/11/16 来源 : 来自本站 浏览量 : 375
导语
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模式,开辟了靶向治疗时代。经过众多的临床实践证明,靶向治疗不仅能精准地“杀灭肿瘤”,而且能降低肿瘤进展风险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为帮助广大肝癌患者深入了解靶向治疗,本期“抗癌微视”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梅教授进行科普,和大家聊聊靶向治疗~
肝癌在线:什么是靶向治疗,肝癌都有哪些靶向药物?
刘梅教授:靶向治疗目前在临床上非常热门,相关研究非常多。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信号通路,如果这些信号通路被阻断,包括对血管生长的阻断,都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针对这些靶点研发出来的药物称为靶向药物。在肝癌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信号通路和靶点,这时肝癌的靶向治疗也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在2007年,第一个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出现,在之后的十余年的时间,药物研发出现瓶颈。近些年,肝癌的靶向治疗发展飞快,靶向药物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不管从治疗效果还是不良反应方面都比之前的索拉非尼进步了很多。靶向治疗逐渐在肝癌治疗中盛行,成为肝癌系统治疗的药物选择之一。
目前肝癌领域获批的一线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国内获批的二线靶向药物有瑞格非尼、阿帕替尼,国外的有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等等。
肝癌在线:进口和国产的靶向药有区别吗?
刘梅教授: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既有进口药也有国产药,包括刚才提到的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都有进口和国产药,多纳非尼只有国产药。那进口药和国产药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进口药是原研药,需要做三期临床试验并取得阳性结果才能在国外以及我国获批。目前国内也有相应的、化学名完全相同的国产药物,不需要像原来一样做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只要化学名相同,做一致性评价之后认为它的疗效和原研药物相似,那就可以进入临床,甚至进入医保。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很多患者都在使用国产的、集采的药物,效果不错,缩瘤效果也很好。因此,如果通过了国家一致性评价,国产靶向药和进口靶向药区别不大,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情况放心选用。
肝癌在线:肝癌患者用了靶向药物没有效果,后面还有别的药物能用吗?
刘梅教授:在中晚期肝癌系统治疗中,靶向药物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药物。另外,也不是说一定要单独使用靶向药物,等它耐药之后再决定后续治疗。在肝癌的系统治疗中,靶免联合治疗是更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也有情况特殊,比如有免疫治疗禁忌证,这时可能会单独使用靶向治疗。
我们知道,药物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有一段无进展生存期(PFS),也就是使用靶向药物后疾病一直保持在肿瘤没有进展的状态,但是PFS是有一定时间的,那就意味着使用靶向药物一定时间后疾病可能就要进展,这种情况下靶向药物可能耐药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后续有很多处理方法,如果患者有免疫治疗禁忌证,不能用免疫药物,这时可以使用靶向的二线药物,分为多靶点类和单靶点类,也有进口的二线药物如瑞戈非尼、阿帕替尼,还有国外获批的雷莫芦单抗等等。 当然如果对免疫药物没有禁忌,单用靶向药物出现疾病进展,我建议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样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当然,一线的靶向药物也需要换一个,把治疗方案调整一下使得肿瘤治疗更加有效。但是从原则上来讲,现在大部分患者优先使用靶免联合治疗,这样患者耐药时间出现延迟,会有更长时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做转化手术带来了机会。
刘梅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博士后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
●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库专家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委会肝癌学组 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门脉高压介入学组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北京营养学会标准治疗膳食学组 委员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 委员
● 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多个SCI杂志及其他杂志审稿专家
● 编写肝病专业专著4部,近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 主要研究领域:肝病基础与临床、肝癌免疫诊断
*本文整理自“抗癌微视”科普视频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不作为诊疗意见,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