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园地
日期:2020/11/13 来源 : 来自本站 浏览量 : 116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而乙肝是肝癌常见病因,近十几年来随着抗HBV药物广泛应用,我国乙肝得到很好控制,但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抗HBV药物对肝癌到底有没有影响? 老王是个慢乙肝病人,30年前查体发现HBV感染,当时肝功正常未治疗。2003年出现肝功异常,诊断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应答好。2005年改用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10年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持续低于500 IU/mL。但HBsAg一直在1500IU/ml左右。2019年5月彩超提示肝脏右叶见一1.0×1.2cm低密度病灶,经完善腹部强化CT并结合AFP值升高情况,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a期。鉴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级,遂给以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但老王一直有困惑:我一直在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为什么还会发生肝癌?
病毒因素:
非病毒因素:
肝癌发生的因素诸多,大家不是也见过不少既没有HBV又没有HCV感染的肝癌患者吗?慢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非病毒因素也不少,如下图。
小结
抗HBV药物可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达到临床治愈可最大限度降低HBV相关肝癌发生率,但仍不能完全避免。非病毒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预防肝癌发生还要我们从诸多方面努力。